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信用体系缺失成“卡脖子”问题

2023-08-21 05:31:24来源:中国经营网

日前,由物美集团、金融界联合主办的“乡村振兴万里行”系列活动首站走进淄博成功举办。与会专家表示,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,建议从健全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,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拓展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切实改进金融服务。

原中国银监会纪委副书记廖有明表示,发展大农业和大食物产业、强农固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民追求有品质的生活等均催生了“三农”领域新的融资需求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王衍近期在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指出,未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,如果要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完成中央要求的任务,粗略计算需要48万亿元投资。

那么,该如何改进农村金融服务?廖有明认为,可以从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、加强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切实改进金融服务。

其中,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廖有明进一步解释道,中小金融机构进行信用体系建设,要有自己的特点。“我们的客户有很多数据是不规范、不标准化的,而有一些数据并未在农村农业局的报表中反映,这就需要采取扫地式方式去一家一户积累。”

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也表示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和一系列挑战。比如,投放于乡村振兴领域的贷款总量不足,供给和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,缺资金是农企、农民普遍存在的现象。乡村振兴需要健全“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”,加大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。推行市场化改革,盘活存量和增量资产,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稳定增加和扩大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。

此外,何德旭也强调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。“乡村振兴需要多方面制度的支撑,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信用制度。没有信用制度和良好的信用环境,金融资源很难流向农村。”

何德旭建议从以下四方面,完善信用体系以夯实制度基础:一是加强顶层设计,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、分类标准和共享交换规范,对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采集、共享、披露、使用方式和范围进行明确规定,为各地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创造条件。二是以“政府+市场”双轮驱动的模式,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、各行征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。 三是建立“省级统筹+地市落实”的体系,省级统筹可避免各市县多头建设和重复建设,地市对辖内情况更为熟悉,落实起来更为便利。四是发挥现有地方政府公共平台的资源优势,部分地方政府部门(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)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农村人口信息数据库,基本掌握了所有农村家庭成员、生产经营、财产收支、违法犯罪、社会评价等情况,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工作网络和信息更新机制,可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优势。

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金融机构已经加大惠农涉农贷款力度,为农户发展保驾护航。

中国农业银行淄博分行党委副行长张勇介绍到,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,农业银行淄博分行以真金白银支持淄博重大项目建设,三年来,完成项目审批27个,金额118.72亿元,贷款投放51.94亿元,未来,将继续为打造乡村振兴“齐鲁样本”淄博特色板块贡献力量。

齐商银行副行长姜忠洲在会上表示,作为地方法人机构,齐商银行按照一业一策思路,围绕淄博市“四区五群”重点支持粮食、蔬菜、畜牧、林果、农文旅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,先后推出粮食贷、蔬菜贷、畜牧贷、林果贷、农文旅贷,后续根据市政府推出的一镇一业发展规划,将配套推出一业一品,简化申请材料,优化信贷流程。

“近年来,在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下,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不断加大对‘三农’领域的金融支持,坚持落实金融惠农政策,提升金融服务质量,不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。”物美集团CEO、金融界董事长张斌表示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经营网)

标签:

今日热门
More
供应
返回顶部